天天练

前9单元综合练习(一)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

已经有3位用户完成了练习

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1.(本小题2分) 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

    核心考点: 空气成分 

    2.(本小题2分)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核心考点: 物质分类 

      3.(本小题2分)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核心考点: 物质的性质 

        4.(本小题2分)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核心考点: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5.(本小题2分) 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水的净化  硬水和软水 

            6.(本小题2分) 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跟黑色的氧化铜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还原性物质相关实验 

              7.(本小题2分)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O6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化学式相关计算 

                8.(本小题2分) “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9.(本小题2分)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核心考点: 微观示意图 

                    10.(本小题2分) 下列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核心考点: 还原性物质相关实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金属的物理性质 

                      11.(本小题2分) 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3Mg+N2Mg3N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核心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 

                        12.(本小题2分)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核心考点: 金属与酸的反应 

                          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13.(本小题6分) 如图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钠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核心考点: 微粒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 

                            14.(本小题4分) 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加热一种紫黑色固体制氧气                                
                            (2)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色固体                       

                              核心考点: 化学方程式书写 

                              15.(本小题6分)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
                              (1)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醋的酸味变淡                       
                              (2)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但化学性质不同                       
                              (3)饱和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                               

                                核心考点: 溶解度  分子的性质 

                                16.(本小题2分) 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6.4 g与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相关反应方程式:Mg+H2SO4MgSO4+H2↑,MgO+H2SO4MgSO4+H2O)
                                (相对原子质量:O-16,Mg-24,S-32)

                                  核心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  利用元素守恒思想进行计算 

                                  17.(本小题6分) 养成“规范操作、周密观察”的良好习惯,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
                                  (1)如图是实验室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图中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改正操作后,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核心考点: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8.(本小题8分)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4)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核心考点: 金属与金属材料 

                                      19.(本小题4分) 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结果原本只冒黑烟的电褥子瞬间燃起火焰。
                                      (1)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电褥子着火,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

                                        核心考点: 燃烧与灭火 

                                        20.(本小题4分) 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已破裂,请分析造成破裂的可能原因(至少两点)。

                                          核心考点: 实验基本操作 

                                          21.(本小题6分)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先把锥形瓶倾斜,再把气球中的镁粉倒入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此时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解释原因。

                                            核心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 

                                            22.(本小题10分) 已知: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和醋酸一样,也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甲、乙两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甲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乙同学:用紫色石蕊溶液将白色试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了四只紫色的小蝴蝶,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一只喷洒稀醋酸;②一只洒水;③一只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一只喷洒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在乙同学的实验中,紫色小蝴蝶不会变色的是        (填实验编号),说明了                                  ,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和水反应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2)你觉得甲、乙同学的方案中,哪个更好?解释另一位同学的方案不严谨的原因。

                                              核心考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23.(本小题20分)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C装置与A装置相比,优点是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           作用,实验结束后,欲从残渣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可采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           、洗涤、干燥。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连接仪器;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集气瓶灌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⑤装药品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⑥熄灭酒精灯;⑦收集气体;⑧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5)小明在实验室加热31.6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2.0 g。将剩余固体经过一定的处理,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②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5,K-39)

                                                核心考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  氧气制取  气体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