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测评首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质量预测卷人教版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60分钟

已经有1118位用户完成了练习

本试卷为  的课后练习题

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1.(本小题3分) 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核心考点: 物质的变化 

    2.(本小题3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实验操作 

      3.(本小题3分) 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4.(本小题3分)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水 

          5.(本小题3分)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下列关于甘氨酸(C2H5O2N)叙述错误的是( )

            核心考点: 化学式计算 

            6.(本小题3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实验操作及现象 

              7.(本小题3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核心考点: 溶液 

                8.(本小题3分) 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核心考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9.(本小题3分)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核心考点: 金属与酸反应 

                    10.(本小题3分)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11.(本小题8分) 从H、O、S、Na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一种非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常作干燥剂的一种酸      ;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物质___。

                        核心考点: 化学用语 

                        12.(本小题6分) 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和CO2。请写出“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之则为氧化剂。上述反应       属于还原剂,       属于氧化剂。

                          核心考点: 化学用语 

                          13.(本小题4分) 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都能制取氧气,这两个反应中均涉及到了MnO2,前者是作为         ,后者是作为         

                            核心考点: 化学用语 

                            14.(本小题4分) 如图所示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该粒子与镁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核心考点: 化学用语 

                              15.(本小题4分)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1)物质A和物质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是:                                    (从微观角度描述)。

                                核心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 

                                16.(本小题8分) 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B是一种气态氧化物。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Y         。(2)写出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反应a:                              ,②反应c:                              

                                  核心考点: 物质推断、化学用语 

                                  17.(本小题4分) 如图是初中阶段常见的实验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分别指出A、B两实验中水的作用。(2)C实验中,燃烧匙内通常盛装什么物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核心考点: 实验 

                                    18.(本小题4分) 如图中最左端的实验装置是初三某班学生在做“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所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1)虚线画的方框中缺少添加药品的漏斗,如果让你来帮助完成实验,最好选用哪一个?请给出理由。(2)请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实验室收集氧气通常采用的方法。

                                      核心考点: 实验 

                                      19.(本小题6分) 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请解释图1中P点的含义。(2)图2中,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什么方法?(3)10℃时,请比较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

                                        核心考点: 溶解度曲线 

                                        20.(本小题7分) 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欲使U型管中的液面呈现左低右高,A、B两组同学分别选用了不同的物质(见下表),请回答问题。(1)A、B两组同学是否均能达到目的?请解释原因。(2)根据上述分析,请你再提供一组物质,使U型管中的液面呈现左低右高。

                                          核心考点: 实验 

                                          21.(本小题15分)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1)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   有关。A.金属的活动性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2)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3)在空气中      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其原因是                                             ;(4)金属常用于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和       性。(5)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抗锈蚀性能     (填“好”或“差”)(6)工业上可以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冶炼金属铁,现有含Fe2O375%的赤铁矿石20吨,则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核心考点: 金属、化学方程式计算 

                                            上一讲:      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