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知识点:
  • 成分探究删除

1编号:95335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如下。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
写出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           (填编号),再滴加           (填编号)。
A.盐酸B.KCl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E.酚酞溶液
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
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①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
②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
③实验结束后,根据①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3)写出判断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实验现象。

(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001%)。
(5)在上述操作步骤②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编号:95334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两个条件。只要破坏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蜡烛燃烧实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燃着的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当他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时,铝盒中的白磷却立即燃烧起来。

实验反思1:小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表达与交流:针对上述实验事实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对可燃物燃烧条件更深的一点认识是:                            
实验反思2: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实验反思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除未反应完的氧化钙外,还含有哪些成分?
交流分析: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假设白烟全部留在气球中)。
实验方案: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
大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严密,不能确定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要证明含有碳酸钙还需加入一种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只要将分液漏斗换为注射器,该装置还可用于                            (填实验名称)。

3编号:27895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63.62%

在实验室里,某同学看到氢氧化钠试剂瓶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如图所示。

他对白色粉末的成分做出了一些猜测。猜测一:可能是氧氧化钠;猜测二:可能是碳酸钠;猜测三:可能是氧氧化钠和碳酸钠。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将该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再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无色气体是         。(2)在溶液2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由实验现象可知,猜测       是正确的。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