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知识点:
  •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删除

1编号:107994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上接第3题)(2)为方便游客到景点游玩,景区管委会准备由景点C向公路a修建一条距离最短的公路,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这条公路的长为(    )(结果精确到0.1km,参考数据:

2编号:107993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如图,某市郊外景区内一条笔直的公路a经过两个景点A,B.景区管委会又开发了风景优美的景点C,经测量景点C位于景点A的北偏东30°方向8km处,位于景点B的正北方向,已知AB=5km.
(1)景点B与景点C的距离为(    )

3编号:107992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小红家阳台上放置了一个晒衣架,如图是晒衣架的侧面示意图,立杆AB,CD相交于点O,点B与点D均立于地面,经测量:AB=CD=136cm,OA=OC=51cm,OE=OF=34cm,现将晒衣架完全稳固张开,扣链EF成一条直线,且EF=32cm.则晒衣架的高度(即点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cm.

4编号:107963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如图,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蓝方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上的A处朝正南方向撤退,红方在公路上的B处沿南偏西60°方向前进实施拦截.红方行驶1000米到达C处后,因前方无法通行,红方决定调整方向,再朝南偏西45°方向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刚好在D处成功拦截蓝方,则拦截点D处到公路的距离为(    )米.(结果不取近似值)

5编号:104223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如图,在南北方向的海岸线MN上,有A,B两艘巡逻船,现均收到故障船C的求救信号.已知A,B两船相距海里,船C在船A的北偏东60°方向上,船C在船B的东南方向上,MN上有一观测点D,测得船C正好在观测点D的南偏东75°方向上,则A与D之间的距离为(    )海里.

6编号:103015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如图,距小明家楼下D点20米的B处有一根废弃的电线杆AB,经测量此电线杆与水平线BD所成的锐角为60°,在小明家楼顶C处测得电线杆顶端A的俯角为30°,底部B的俯角为45°(点A,B,C,D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以点B为圆心,10米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外是一休闲广场,为安全起见,有关部门想把此电线杆水平放倒,若B点不动,请判断这根电线杆放倒后顶端A能否落在休闲广场内.(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通过计算可求得AB的长为       ,顶端A       (填“能”或“不能”)落在休闲广场内.(    )

7编号:103014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为保卫祖国的南疆,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中业岛P处设立观测站,按国际惯例,中业岛12海里范围内均为我国领海,外国船只除特许外,不得私自进入我国领海.某日,观测员发现某国船只行驶至P地南偏西30°的A处,欲向正东方向航行至P地南偏东60°的B处,已知A,B两地相距海里,则此时是否需要向此未经特许的船只发出警告,命令其不得进入我国领海?(参考数据:
经过计算点P到AB的距离为       ,此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向此未经特许的船只发出警告.(    )

8编号:103013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100海里的A处,计划沿正北方向航行,去往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圆形暗礁区域的圆心位于PB的延长线上,距离灯塔
200海里的O处.已知圆形暗礁区域的半径为50海里,进入圆形暗礁区域就有触礁的危险.请判断若海轮到达B处是否有触礁的危险,并说明理由.(参考数据:
经过计算可求得PB的长为       ,海轮       (填“有”或“没有”)触礁的危险.(    )

9编号:103012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如图,一艘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在A处看见灯塔C在船的北偏东30°方向,30分钟后,该船行至点B,看见灯塔C在船的北偏东60°方向,已知灯塔C的周围9海里以内有暗礁.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       ,若此船继续向正北方向航行       (填“有”或“没有”)触礁的危险.(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

10编号:103011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如图,海上有一小岛A,它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点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60°方向,航行12海里到达D点,在D点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如果渔船继续向正东方向行驶是否有触礁的危险?(参考数据:

考虑过点A作AC⊥BD于点C,能够判断当时,船       (填“有”或“无”)触礁的危险;根据实际判断结果判断,该渔船       (填“有”或“无”)触礁的危险.(    )

第6页 共20页 首页<<12345678910>>尾页  G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