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知识点:
  • 一次函数应用题删除

1编号:75957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编号:75651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有甲、乙两个均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初始时,两容器同时开进水管.甲容器到8分钟时,关闭进水管打开出水管;到16分钟时,又打开了进水管,此时既进水又出水,到28分钟时,同时关闭两容器的进水管.已知两容器每分钟进水量与出水量均为常数,容器的水量(升),(升)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从初始时刻到两容器最后一次水量相等时所用的时间是(    )分钟.

3编号:75650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周六上午8:00小明从家出发,乘车1小时到距家30千米的某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地活动2.2小时后,因家里有急事,他立即按原路以4千米/时的平均速度步行返回.同时爸爸开车从家出发沿同一路线接他,在离家28千米处与小明相遇.接到小明后保持车速不变,立即按原路返回.设小明离开家的时间为x小时,小明离家的路程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小明能否在12:00前回到家?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12:00时他离家的路程是(    )千米.

4编号:75649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甲、乙两个港口相距72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出发,顺流航行3小时到达乙港,休息1小时后立即返回;一艘快艇在轮船出发2小时后从乙港出发,逆流航行2小时到达甲港,并立即返回(掉头时间忽略不计).已知水流速度是2千米/时,下图表示轮船和快艇距甲港的距离y(千米)与轮船出发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速度-水流速度).请问快艇出发(    )小时,轮船和快艇在返回途中相距12千米?

5编号:75648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力地震.某市接到上级通知,立即派出甲、乙两个抗震救灾小组乘车沿同一路线赶赴距出发点480千米的灾区.乙组由于要携带一些救灾物资,比甲组晚出发1.25小时(从甲组出发时开始计时).由于汽车发生故障,甲组在途中停留了1.9小时.图中的折线、线段分别表示甲、乙两组所走路程(千米)、(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
(1)甲组的汽车排除故障后,立即提速赶往灾区.请问甲组的汽车在排除故障时,距出发点的路程是(    )千米?
(2)为了保证及时联络,甲、乙两组在第一次相遇时约定此后两车之间的路程不超过25千米,请通过计算说明,按图象所表示的走法是否符合约定?(    )

6编号:75647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B,C三个港口,甲、乙两船同时分别从A,B港口出发,沿直线匀速驶向C港,最终到达C港.设甲、乙两船行驶x(h)后,与B港的距离分别为(km),(km),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船的距离不超过10km时能够相互望见,则甲、乙两船可以相互望见时x的取值范围是(    )

7编号:75646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2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坐标轴上a,b,c的值分别为(    )

8编号:75645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36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快车到达乙地后,停留1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快车比慢车晚1小时到达甲地,快、慢两车距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在慢车到达甲地前,快、慢两车相距150千米时x的值为(    )

9编号:75047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甲、乙两车同时从M地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向N地行驶.甲车先到达N地,停留1h后按原路以另一速度匀速返回,直到两车相遇,乙车的速度为60km/h.如图是两车之间的距离y(km)与乙车的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甲车从M地到N地的速度为100km/h;
②M,N两地之间相距120km;
③点A的坐标为(4,60);
④当时,函数解析式为y=150x+660;
⑤甲车返回时行驶速度为90km/h.

10编号:75046题型:单选题测试正确率:0%

小李与小陆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单位:km)和行驶时间t(单位: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当小李离B地12km时,小李出发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