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知识点:
  • 实验删除

1编号:99626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为什么把标准定为5.6?
(2)小华同学在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所用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在解释“不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时,小华认为可能是锌粒与稀硫酸脱离了接触。你认为还可能有哪些原因?


2编号:99257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该食品已放置两个多月,请你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

(2)猜想: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外,还可能含有Ca(OH)2       
(3)请设计实验证明你所填的物质是否存在。(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编号:99040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
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4编号:98981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烧杯b.量筒c.试管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验。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这是为什么?
③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                              
(3)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X为      ;乙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操作I和操作Ⅱ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什么?
(4)某工厂变废为宝,探究用废硫酸等来制取所需产品。现有废硫酸4.9 t(H2SO4的质量分数
为20%),与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同时将生成的全部氢气通入足量氧化铜中并加热
(H2+CuOCu+H2O),请计算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

5编号:98357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如图是探究物质漂白性(使有色物质退色)的实验。
(1)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2)写出如图C中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HClO+NaOHNaClO+H2O)

(3)图中实验的现象为:B中布条退色而A中布条不退色,由此可推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哪些?若要证明只有次氯酸有漂白性,还需补做相关的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6编号:95335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如下。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
写出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           (填编号),再滴加           (填编号)。
A.盐酸B.KCl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E.酚酞溶液
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
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①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
②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
③实验结束后,根据①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3)写出判断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实验现象。

(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001%)。
(5)在上述操作步骤②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编号:73175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图。请认真观察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铁红的化学式是         
(2)FeSO4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NH4)2SO4、H2O和CO2,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3)硫酸酸化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H4HCO3,指明反应后逸出的气体成分。

8编号:26069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60.83%

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中,欲使U型管中的液面呈现左低右高,A、B两组同学分别选用了不同的物质(见下表),请回答问题。(1)A、B两组同学是否均能达到目的?请解释原因。(2)根据上述分析,请你再提供一组物质,使U型管中的液面呈现左低右高。

9编号:26067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74.28%

如图中最左端的实验装置是初三某班学生在做“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所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1)虚线画的方框中缺少添加药品的漏斗,如果让你来帮助完成实验,最好选用哪一个?请给出理由。(2)请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实验室收集氧气通常采用的方法。

10编号:26066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76.59%

如图是初中阶段常见的实验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分别指出A、B两实验中水的作用。(2)C实验中,燃烧匙内通常盛装什么物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