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24638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57.32%

工业上常用“碳捕捉”技术将CO和CO2混合气体中的CO2捕捉并回收CO,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②分离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           
(2)反应①在“反应分离室”内进行,将NaOH溶液与CaCO3分离的操作是           
(3)“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捕捉到的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2编号:24637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69.11%

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的化学式          
(2)写出Z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理论。气体X、Y都含有          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同,其原因是                 

3编号:24636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68.63%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说明: height=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4编号:23516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70.25%

31.6g高锰酸钾完全受热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能与多少克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5编号:23515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63.6%

某钢铁厂用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冶炼生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若要生产140吨含铁96%的生铁,需要用到赤铁矿多少吨?

6编号:23514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67.12%

黑色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的,点燃后产生比原有体积大千倍的气体,具有猛烈的爆炸威力,反应后生成物为硫化钾(K2S)、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编号:22889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54.36%

最近,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合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     价,YmOn的化学式是        。(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物质,该物质是     。(写化学式)

8编号:22766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37.14%

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化学上常用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例如,镁橄榄石(Mg2SiO4)常以2MgO•SiO2表示.依照上法表示下列硅酸盐的组成:高岭石Al2(Si2O5)(OH)4                 ;钙沸石Ca(Al2Si3O10)•3H2O                 ;滑石Mg3Si4O10(OH)2                 

9编号:22426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59.03%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以第三周期(第11-18号元素)为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1~18号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据:                                                       
②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结构变化情况:                                                       
③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变化情况:                                                       
④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种类的变化情况:                                                       
(2)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    ;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填数值)。
(3)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    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填元素符号)。

10编号:22425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55.21%

在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这些微粒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空格上。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              
(3)带正电荷的微粒有              
(4)带负电荷的微粒有              
(5)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             
(6)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微粒有              
(7)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有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             

第5页 共6页 首页<<123456>>尾页  GOTO